你這么懂用戶,怎么用戶不買你賬?
無論產品還是運營,懂用戶不是萬能的,但不懂用戶萬萬不能。知易行難,一定要把自己泡在用戶里,久而久之,你才會形成一種“直覺”,更好地開展運營工作。
(圖片來自pixabay,下同)
我看過一些運營,自以為站在用戶的角度看,做著一些自嗨的運營動作,最后用戶不買賬的情況。下面說三個了解到用戶的辦法,這三個辦法也讓我的運營更有效果,內容如下:
我不敢說自己百分百懂用戶,但下面介紹的方法真的幫助我去了解到用戶的想法,也讓我的運營更有效果,內容如下:

感興趣的話就繼續看下去吧~
一、走近:怎么樣走近用戶,get到他們的喜惡?
以前實習時,有次我提了一個自認為會受歡迎的選題,被帶我的同事否掉了,理由是用戶不喜歡。
第二天,她開始讓我每天去app發帖的板塊(算是一個小型的社區)花至少1小時去數社區里面有多少人發言,再統計各分類下都有多少發言。
一開始我不明所以,數著數著,我才明白她的用意,其實帖子的分類和數量她在后臺都可以看到,但不一條條去數,我真的會一條條地看嗎?
我大概只會看競對做什么,跟著做,但其實我能不能get到競對懂用戶的點?甚至,競對懂不懂用戶?不一定。
后來,做社區運營,每天必須完成的工作之一就是篩選內容,每一條都要看,泡在那里,看似枯燥無聊,泡久了,我慢慢開始懂得從用戶的角度,利用用戶虛榮的點、恐懼的事、興趣所在,去做運營。
如果想要了解你的用戶,就去泡在那個用戶群所對應的垂直社區里,注意,是泡,不是隨隨便便看個幾天,一天看幾頁就算了,你甚至可以下場跟用戶互動。
為什么是社區,不是社群?
因為在社群,因為群里面大多數人都是自己生活在用的號,多少會有包袱在。
而在社區,你可能會發現有一些沒頭像/隨便起個名字的用戶,他們可能只是說一兩句話,或許是在半夜發出一些感慨,但他們說的話有些是不會在社群里面出現的。正因為這樣,才更加真實。
在對應的社區里,你可以做以下幾個動作:
①歸納總結,抓住用戶的喜惡。以后無論你做什么崗位,對這些用戶的了解能夠讓你開展運營動作更加得心應手;
②借鑒由運營精選出來的內容、精心舉辦的活動,也可以觀察用戶對于這些運營動作的反應;
③了解該社區頭部用戶的特性及受歡迎的原因,以此找到、培養自己的頭部用戶。
二、讀懂:每個群體特有的“文化知識”,懂了用戶才會買單
我算是一個網癮少女(喂!),我發現每一個群體都有自己特有的“文化知識”。
1、文化
比如說貓撲的春哥、233等;
比如說豆瓣的八組,從一開始的許許多多的求八,到“捕魚達人”,“她”;
再比如微博美妝圈的最近比較火的tag、流行趨勢;
每一個用戶群體都有他們的文化,比如會說的“暗語”、流行事物和調調,當從他們的角度去做運營,用戶自然會更受落。想一想,如果你面向用戶推薦一個高光,你是說”這個高光閃耀著迷人的光澤“,還是說”波光粼粼,好美,掃上去有一種充滿膠原蛋白的蓬蓬感,簡直秒殺xxx。“ 有殺傷力?
2、知識
專業垂直領域的小伙伴尤其要注意這點。
比如你是做關財產、健康、安全的領域,從最基礎的常識,到用戶最關心的專業內容,你都應該有一個基本的清楚的認識,否則不只是自嗨與否的問題,分分鐘可能被懂得的用戶吐槽。
隨著信息越來越發達,用戶的學習力、判斷力是越來越強的,尤其對于這些重要領域,曾經在某微信群,一群用戶在吐槽某赫赫有名的專業號有過什么不到位之處,我也看過有一公眾號回復用戶的評論,極大的暴露了不專業性,按該公眾號的閱讀數來說,實在不該有這種常識性錯誤。
多說一句,如果你是做專業內容的,請謹慎產出,不要抱著糊弄的心態對待。
如果不懂沒人帶,從何入手?去搜素“剛接觸保險/股票”、“新手媽媽,什么都不懂”、“最近想買入門級的xx” 等問題,或者在對應的社區發問,與用戶進行探討,從零開始補課!
三、深入:套出用戶更多的想法,你要這樣做!
如果你想要了解用戶的需求,你可以去跟用戶做一對一的交流,加你的用戶,或者是通過電話訪問(會有好些用戶不理你,不要放棄)
在跟用戶接觸的過程中,需要做到這幾點:
①用戶抱怨你,切記不要馬上回復解釋“那是因為……”,你先完完整整把用戶的建議和意見全部聽下來,虛心接受。
②再去仔細詢問了解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,如果能夠馬上解決的,請盡快為用戶解決,如果你只是光解釋不接受、光聽不解決的話,用戶下一次就不會再跟你說這些事情了。反之,做得好,用戶會很樂意繼續跟你反饋!比如之前一個用戶跟我說,為什么你們沒有某某功能,其實是有的,但入口藏得太深,這時候你能夠為他做的就是把那個功能的入口截圖,然后框出來發送給他,再比如,有一個功能/活動是許多用戶不知道的,然后有用戶在社區里面把這個功能/活動發出來了,許多用戶在底下詢問,這時候你可以統一回復,告訴他們在哪里可以找到。
③在交流的過程中,切記不要太生硬,不要太過客氣官方,像聊天一樣自然就更好了,聊了幾句后再拋出問題,并時不時安撫、表達理解用戶的情緒,才是墜吼滴~
四、最后再說幾句
無論產品還是運營,懂用戶不是萬能的,但不懂用戶萬萬不能。知易行難,一定要把自己泡在用戶里,久而久之,你才會形成一種“直覺”,更好地開展運營工作。
立即登錄



